• 注册
  • 作者Q群
  • 注册
  • 小说素材 小说素材 关注:131 内容:7766

    宗教民俗 中医的气功文化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当前位置: 吾创网 > 小说素材 > 正文
    • 小说素材
    • 至高神
      LV.8 渡劫期
      VIP 9

      中医的气功文化

      什么是气功

      气功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有关气功的内容在古代通常被称为吐呐、导引、行气、服气、炼丹、修道、坐禅等等。在古书记载中很少有“气功”二字,偶尔出现“气功”的提法,亦无完整的解释。直到本世纪50年代,刘贵珍在《气功疗法实践》一书中写到:“‘气’这个字,在这里代表呼吸的意思,‘功’字就是不断地调整呼吸和姿势的练习……”一般认为“气功”二字从此被确定和传播开来。国外有些资料将气功译为“深呼吸锻炼法”,国内有些工具书也如是照搬,显然是未认识到气功的真谛,实际上气功锻炼包括呼吸、体势、意念三类手段,每一类手段又有多种锻炼方法,深呼吸只是众多呼吸锻炼方法中的一种。可见,将气功的定义解释为“深呼吸锻炼方法”,是过于片面了。  如果从中医学角度定义气功:气功是通过调神的自我锻炼,使自身气机变得协调的锻炼方法。

      随着科学的向前发展,我们可以用现代科学的有关知识来认识气功,这将更加深化我们对气功实质的认识。  如果从现代行为医学的角度看,气功锻炼是对一种有利于心身健康的良性行为进行学习训练,最终以条件反射方式固定下来的行为疗法。

      如果从气功作用的心理生理学过程看的话,可将气功定义为:主要是通过使用自我暗示为核心的手段,促使意识进入到自我催眠状态,通过心理—生理—形态自调机制调整心身平衡,达到健身治病目的的自我锻炼方法。

      中医与气功

      气功一词,起于晋代许逊《灵剑子》一书中的“道气功成”。原始的气功是以“舞”这种运动形式出现的。如《吕氏春秋?古乐篇》记载:“昔陶唐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源,民气郁淤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舞以宣之”。气功作为一种科学的医疗保健运动的方法,是通过意识处于似睡非睡、似醒非醒特殊状态(气功态)时的一种特殊运动方式而发挥其心身调整作用的。与一般的运动不同,气功态时的运动具有松静自然、动静相兼、协调舒展、一动无不动、一静无不静等诸多特点。具有这些特点的动态,常常给人以一种优美的艺术的享受。而练功人随着意念的活动,意气相随,感觉自己时而如大鹏展翅,时而如蛟龙戏浪,时而如孔雀开屏,时而如野马分鬃,心身完全沉浸、陶醉在极其舒适美好的感受中。

      中医气功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人体内部的经络系统是“气”的通道。而“气”的流畅与否,可以通过心理——生理——形态反应进行自身调节。人的心理活动可以有效地影响人体生理功能这是一个早就被证明了的事实。心理生理学、理免疫学的研究也证实了人类可以通过自我控制和自我调整,改变自身的生理、病理的状态,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气功又分动功与静功两大类。无论静功还是动功,都离不开调心、调息、调身这三项练功的基本手段,也就是意守、呼吸、姿势三个环节。静则生阴、动则生阳,动静兼练,“三调”结合,于是阴阳调和,祛病延年。正如陶弘景的《养性延命录》里所说:“能动能静,所以长生”。由上可知,气功是在中医养生理论指导下产生的一种祛病延年的身心锻炼方法。它与现代科学的预防医学、心身医学、运动医学、自然医学、老年医学以及体育、武术等等,都有一定的联系。它通过自我调控意念、呼吸和身躯、来调整内脏活动,加强自身稳定机制,从而达到祛病益寿的目的。

      气功的起源

      气功发源地是中国。气功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有关气功的内容在古代通常被称为吐呐、行气、布气、服气、导引、炼丹、修道、坐禅等等。中国古典的气功理论是建立在中医的养身健身理论上的,自上古时代即在流传。原始的气功一部分称为“舞”,如《吕氏春秋》所说的“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春秋战国时期,一部分气功被概括于“导引按跷”之中。中医专着《黄帝内经》记载“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积精全神”、“精神不散”等修炼方法。《老子》中提到“或嘘或吹”的吐纳功法。《庄子》也有“吹嘘呼吸,吐故呐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的记载。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有帛书《却谷食气篇》和彩色帛画《导引图》。《却谷食气篇》是介绍呼吸吐呐方法为主的着作。《导引图》堪称最早的气功图谱,其中绘有44幅图像,是古代人们用气功防治疾病的写照。

      原始的气功没有名称,以后一部分称为“舞”,如《吕氏春秋》所说的“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春秋战国时期,气功被概括于“导引按跷”之中,如《素问?异法方宜论》的“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而散见于历代名家着作中的静坐、坐忘、禅定、胎息、行气、服气、调气、周天、内丹等也都属于气功的内容。至于“气功”一词,最早见于晋代道士许逊所着《净明宗教录》一书,即使这是后世托名之作,那么最晚也在隋唐时期。在隋唐以后才出现的《中山玉柜服气经》记载:“气功妙篇,气术之道略同……”,但在内涵上与我们现在所说的气功不完全一致。现在所通用的气功,则是在50年代建立了北戴河气功疗养院之后才逐渐得到推广的。

      气功大致是以调心、调息、调身为手段,以防病治病、健身延年、开发潜能为目的的一种身心锻炼方法。调心是调控心理活动,调息是调控呼吸运动,调身是调控身体的姿势和动作。这三调是气功锻炼的基本方法,是气功学科的三大要素或称基本规范。

      《黄帝内经》记载:“中央者,地平以湿,地所有生万物也众,民杂食而不劳,其病多萎厥寒热,治宜导引按跷。故导引按跷者,从中央出也。”说明气功发源于中原的黄河流域。由于考古学的发展,许多气功文物相继发现当时,考虑到气功一词虽不见《词典》、《辞源》、《辞海》里,但在民间却广为流传,是一个口头传用的大众词汇。另一个原因是,能治疗疾病的方法主要以锻炼呼吸为主,兼而有调身、调心内容,而且不同的疾病有不同的呼吸方法,所以就用气功疗法名称了。至于理论解释是在以后的探索中,依据中医理论而来。后来形成的气功热潮中,人们附会了一些气功理论,或从不同角度推论了一些气功理论,把气功复杂化了。尽管如此,对气功锻炼方法本身不会有何影响。

      气功的产生和发展简史

      气功是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长期与各种病痛作斗争过程中,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特的自我身心锻炼的方法,至今已有四、五千年悠久历史,对 中华民族的养生保健事业作出了特殊贡献。因此,气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魂宝,也是中国传统医学的一支奇芭,现就气功的产生和发展简史介绍于后,以求正于同道。

      一.气功产生于中国远古时代

      1.根据文献记载:相传在四千多年之前的唐尧时代,我国中原地区,曾经洪水泛滥成灾,历时很久,我们的祖先普遍出现了肌肤肿胀疼痛,关节活动不利等症状, 为了减轻病痛,他们根据平时积累的经验,选用“某些舞蹈”的动作,作为舒筋壮骨、通利血脉、强身健体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如秦?吕不韦《吕氏春秋? 古乐》中记载:“昔陶唐(尧号陶唐氏)之始,阴多滞伏而湛积,水道壅塞,不行其源,民气郁阏而滞着,筋骨瑟缩不达,故作为舞以宣导之”。由此可见,在四千 多年前的尧舜时期,或者更早以前,我们的祖先已经知道采用“某些舞蹈”,即近似现代气功动功的某些动作,来养生保健,强身健体。因此,中国古代气功可能产 生于古代“某些舞蹈”动作。   2.根据出土文物:舞蹈纹彩陶盆,是20世纪70年代在青海省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属马家窑文化中的马家窑类型的新石器时代文物,经测定距今约五千年左 右,现在收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内。此彩陶盆高28.5厘米,口径13厘米,底径12厘米,绘有黑色舞蹈图画共三组,每组五人,手拉着手,面向一致,头侧各 有一斜道,似为发辫,动作摆向一致,每组外侧的人,手臂画为二道,可能反映空着的两臂,而且舞蹈动作较大又频繁。人体下的三道,接着地面的二竖道,表示两 腿,而下腹体侧的一道,可能是装饰的东西。舞蹈整个画面,人物突出,神态逼真,据考证,此彩陶盆是现存反映古代气功的最早实物。因此,更进一步证实中国古 代气功可能产生于古代“某些舞蹈”动作。

      二.气功发展于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古代气功流传到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发展很快,出现了多种练功的方法和理论,主要有道家、儒家、释家、医学、武术和俗家六大门派,对后来传统气功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1.道家气功:道家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大学派,其代表人物是老子和庄子。老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他在代表着作《道德经》中写有:“虚其 心,实其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致虚极,守静笃”;“专气致柔能婴儿乎”等内容,除了反映老子的哲学观点,也讲述了练功的方法。庄子在《刻意 篇》中专讲古代气功的内容,如“吹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所举彭祖,相传是殷商时人,享寿800岁(当时60天为1 岁,800岁相当于现在130多岁),为长寿代表人物。道家气功的特是:主张清静无为,重视养生,运用“吐纳”、“导引”、“守神”的方法进行练功。其代 表功法是华山十二睡功,彭祖导引法,内丹术等。 2.儒家气功:儒家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又一大学派,其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孔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在代表着作《论 语》中写有:“饭蔬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这可能是孔子的一种练功体会。孟子对儒家修身养性也十分重视,他有一句富有哲理的名言:“我善 养吾浩然之气”,反映了孟子练习气功的切身体会。孔子有一位学生叫颜回,他曾经向孔子报告自己创编“坐忘”的练功体会,引起了孔子极大兴趣,并在儒家学派 中推广。所谓“坐忘”,就是在静坐时,要求做到忘掉一切,甚至连自己的肉体也不知存在的程度,这可能是中国古代气功中静功的起始。儒家气功的特点是:以静 坐达到修身养性的目的。其代表功法是坐忘、心斋等。  3.释家气功:又称为佛家气功,佛教是我国东汉初年从印度传入中国的宗教派别,佛教始祖——释迦牟尼,是印度迦毗罗国国王的长子,他与孔子是同时代的人, 终年80岁。释家气功的特点是:运用“戒、定、慧”等禅修方法,使精神止于一境,进而引发无漏的智慧。其代表功法是天台宗的止观法;禅宗的禅定法、易筋 经;密宗的三密瑜伽法等。 4.医学气功:指把气功作为治病强身的方法。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医经典着作《黄帝内经?素问?异法方宜论》中总结了我国古代五种医疗方法,即砭石、毒药、 灸 、九针和导引按跷,其中导引按跷就是古代气功。在《素问?上古天真论》中记载了“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和“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 若一”,说明我国古代医学气功的目的主要是保健防病。而在《素问?奇病篇》中指出“息积”的病症,治疗必须“积为导引服药,药不能独治也”。说明有的病症 采用导引和药物结合治疗效果更好。又在《素问?遗篇剌法论》中更明确指出:“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如 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饵舌下津令无数”。说明有的病症可单独采用古代气功进行治疗。医学气功的代表功法是华佗的五禽戏和陶弘景的六字诀等。 5.武术气功:武术是中国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运动项目,据考证也起源于“舞”。武术气功吸取了道家气功、儒家气功和释家气功的功法之长,配以套路而成。武 术气功的特点是:强调动作刚中有柔、柔中有刚、绵绵不断、一气呵成,以外炼筋骨皮为主,达到竞赛表演和增强体质的目的。其代表功法是太极拳、少林功等。   6. 俗家气功:又称民间气功,自古以来在民间还流传着许多绝招,其特点是动作简单,容易掌握,流传广泛,比较安全,强身健体,效果显着。其代表功法是八段锦、保健功等。

      三.气功流行于新中国成立以后

      新中国成立以后,在中医政策的关怀下,中国传统气功得到中央高度重视,在1953年筹建了河北省唐山市气功疗养院,1956年改名为北戴河气功疗养院,在 1957年建立了上海市气功疗养院。1957年原唐山市气功疗养院院长刘贵珍先生的着作《气功疗法实践》出版后,获得了中央卫生部的表彰,并正式确定使用 “气功”和“气功疗法”这些现代新名词。在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先后两次掀起了全国气功热,推广因是子静坐法、内养功、放松功、强壮功、保健功,各 种气功组织和气功功法越来越多,1985年成立了上海市气功研究所,是我国最大的气功研究专业机构,许多综合性医院还设立了气功科,不仅全国各地参加气功 锻炼的人群也越来越多,而且中国气功走出国门,流传到许多国家和地区。因此,中国气功对全人类的养生保健事业也作出了很大贡献。

      21世纪初,中央对气功组织和气功功法进行了整顿,2001年4月成立了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明确界定健身气功是“以自身形体活动、呼吸吐纳、 心理调节相结合为主要形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并且正式批准健身气功属于第97个体育项目。为更好地体现对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精神,推动 气功更健康发展,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组织全国部分体育院校、中医院校的专家、教授和民间气功养生家,于2002年底完成了编创4种健身气功新功 法——易筋经、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从2003年8月起在全国部分省市组织“试行推广”和进行大型展示活动,从2006年起已在全国各地组织“推广普 及”和进行更大规模的展示活动,已经取得了初步效果,尤其适合于患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和有亚健康的中青年人进行锻炼,不仅使健身气功更加健康、蓬勃地向前 发展,而且使古老的气功旧颜焕新貌。

      百家功法 身心合一锻炼法–太极拳

      内养功

      五禽戏

      八段锦

      少林气功内劲一指禅

      松静功

      自发“五禽戏"动功

      外丹功

      梅花桩站功

      易筋经

      玉蟾功

      极功法

      新气功疗法

      金刚气功

      大雁功

      太极拳(十八式)

      六字诀

      五禽戏

      鹤翔庄功

      少林内功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小说素材
    • 今日 0
    • 内容 7766
    • 关注 131
    • 实时动态
    • 违法举报
    • 问题反馈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
      关闭窗口
      下载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