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作者Q群
  • 注册
  • 小说素材 小说素材 关注:131 内容:7766

    宗教民俗 古代的人物称谓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当前位置: 吾创网 > 小说素材 > 正文
    • 小说素材
    • 至高神
      LV.8 渡劫期
      VIP 9

      “奴家”这个词想必大家都不陌生吧,在水浒里听的最多的就是潘金莲一口一个奴家,一口一个叔叔,叫的那叫一个销魂蚀骨啊。古诗中也有关于女子自称为奴的,我想大概是奴家的简称吧。记得很着名的两首,一首是唐寅的《妒花》:“佳人晓起出兰房,折来对镜比红妆。问郎花好奴颜好,郎道不如花窈窕。佳人见语发娇嗔,不信死花胜活人。将花揉碎掷郎前,请郎今夜伴花眠。”在这里,奴这个词显得有几分娇俏可爱。另一首是严蕊的《卜算子》:“不是爱风尘,似被前缘误。花落花开自有时,总赖东君主。去也终须去,住又如何住?若得山花插满头,莫问奴归处!”这首倔强不屈、渴望自由的陈情词,让人读来却是怜惜赞赏的感觉。因此楼主觉得“奴家”这个词时而性感时而可爱时而柔弱,越发佩服古汉语的魅力无穷啊!也由此联想到很多古代人物称谓,诸如娘子、相公,仅仅是读来就觉得文雅美好,情意绵绵。。。

      百善孝为先,就从亲属开始吧。

      如何称呼自己的亲属,在称呼自家的亲属时,我们常会听到或见到“家、舍、亡、先、犬、小”这几个字。

      家—是用来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长的活着的亲人,含有谦恭平常之意。如称己父为家父、家严,家尊,,称母为家母、家慈,称丈人为家岳,岳父大人,岳丈,老泰山,祖父为家祖,以及家兄、家嫂等等。

      (对父母的平常亲切称呼为爹爹、娘亲。我很喜欢这两个称呼,很温暖美好)

      舍—是用来谦称比自己卑幼的亲属,如舍弟、舍妹、舍侄、舍亲,但不说舍儿、舍女。

      先—含有怀念、哀痛之情,是对已死长者的尊称,如对已离世的父亲称先父、先人、先严、先考,对母尊称先母、先*、先慈,对祖父称先祖,等等。

      亡—用于对已死卑幼者的称呼,如亡妹、亡儿。对已故的丈夫、妻子、挚友,也可称亡夫、亡妻、亡友。

      犬—旧时谦称自己年幼涉世不深的子女,如犬子、犬女等。

      小—对人常用来称己一方的谦词,如自称自己儿女为小儿、小女等。

      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有令、尊、贤等。

      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阃(对方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同令嗣、令爱(对方的女儿)同令媛。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

      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

      古人对自己的谦称也是五花八门。

      古人在说自己时的谦称因身份而有所不同。一般人说自己可以说“鄙人”“在下”、“小生”、“晚生”、“小可”、“不肖”、“不才”、“愚兄”,单个字可以说“仆”,如“仆窃不逊,近自托自无能之辞”,可以说“愚”,可以说“窃”,“愚以为”“窃以为”都是“我以为”的意思。大臣们在君主面前可以说“臣”、“微臣”,甚至说“奴才”,犯了罪了说“罪臣”。下级官吏在上级面前说自己“下官”、“卑职”、“属下”。下级将领在统帅面前称自己“末将”。君主自己称呼自己时说“寡人”、“孤”、“朕”。丫环在主子面前自称“奴婢”。百姓在官员面前说“小人”“贱民”“草民”。出家人称自己“贫僧”、“贫道”、“贫尼”。古代女子谦称自己为“妾”、“妾身”“贱妾”。 所有这些都是古人对自己的谦称。

      妻子对丈夫称呼:

      1、良人

      古时叫丈夫”良人”,好听吧!从中我们不难看到古代丈夫们光辉高大的形象,估计那时的男人们是没有贪污腐败,泡小蜜的吧。古诗里就有”妾家高楼连苑起,良人持戟明光里”。

      良人”一词显示不出男女性别,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良人”;丈夫称自己的妻子亦为”良人”;从这儿可以看出当时男女地位大抵还是比较平等的,但这种不加区别也给夫妻间称呼带来很多不便。

      2、郎

      所以再后来就根据”说文解字”,在”良”字音义上加以区别;在”良”右加”阝”,变成”郎”;在”良”左边加”女”,衍”娘”。”郎”就代表丈夫了李白有”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义山诗有”刘郎已恨蓬山远,又隔蓬山一万丛”,花间词中有”问郎花好奴颜好”。”郎”多亲切的称呼啊!

      3、郎君

      但单音节词似乎太甜腻了,大约除了个别那时的”小甜甜”,如郑袖,钩弋之流,众多良家妇女们在人前还是羞于叫出口。于是就在前头或尾后加一个字变双音词,即”郎”字后面加一个”君”字;在”娘”字后面加一个”子”字,成了表示亲昵的”郎君”,”娘子”。(注:起先,”娘子”一词仅用青春妙龄的少女。大约到了唐代就成了妻子的称呼)妻子称丈夫为”郎君”,是对丈夫的雅称,丈夫称妻子为”娘子”,是对妻子的爱称。

      4、官人

      官人,宋代,是南北文化交流的时代。在夫妻间的称呼上,也是称谓较多的朝代。宫延中,出现了 “官家”一词;平民百姓中,有了”官人”这一称谓。有的妻子称自己的丈夫为”官人”。至今,民间仍对新婚夫妻戏称为”新郎官”、”新娘子”。最知名的代表人物就是:西门大官人。从这个称呼也可看出随着宋代理学的兴盛,男人的家庭地位也上了一个新台阶啊。官当人是管人嘛,那家里的官人当然就是管家里的老婆了哦。记得最清晰的就是白娘子称呼许仙,含情脉脉的一声“官人”。。。

      5、老爷

      老爷,仅限于官宦人家对老公的称呼。其在家中的尊贵地位不言而喻。

      某日,无聊心起,直呼某人“老爷”,回复曰“夫人”,相视捧腹而笑!

      6、外人,外子

      在宋代,妻子也有称自己的丈夫”外人”的,再文雅点的就叫称做”外子”,丈夫则称自己的妻子的除”娘子”外,还称”内人”。在别人面前,对妻子的谦称还有”贱内”、”家内”;这都是那时的小资和伪小资们最喜欢喜欢的叫法了。

      7、相公

      看过京剧,越剧,黄梅戏的话,你一定会对里面不时就有的,拉长了声音的一声娇呼”相——公——”,印象深刻。也可见这个称呼古时之流行。这比”官人”又进了一步,已经不仅是”官”,而且是最高的官”相”了。若不是怕犯皇上大人的讳,众老婆们最后怕 是要叫”皇公”了的哦!男人的家庭地位由此达到极盛。然而泰极否来,近代以来,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愈演愈烈。男人的地位也是每况愈下,从对丈夫的称呼中也可明显看出。 话说这么多夫妻间的称呼里面,我独独最喜欢相公和娘子这一对,读着就觉得好销魂哪。。

      8、先生

      “先生”,近代以来,也称”丈夫”为先生.有本意,有引申意,也有通假意。有特指,也有泛指。就其本意而言,古代”父兄”、”道士”这两重意思已不多用。而其最基本的含义似乎还是”老师”。《辞海》”先生”目下载:”《礼记?曲礼上》:'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与人言。'也引申为对年长有德业者的敬称。有时,也泛用为对人的敬称。”由此可见,这一称谓,除指某些特定身份,如丈夫等对象之外,是隐含着职业、年龄方面的因素的。换言之,所谓先生,主要指有一定学识而又年庚较高的人。用先生指代丈夫,文雅而又带有仰慕尊崇的意思。从中尤可见男性的尊严。至今在海外华人中和港台地区还在广泛使用。

      9、当家的、掌柜的

      这两个让我想起酒馆或者饭馆。老板娘对丈夫的称呼。

      中国古代文化中,对交友的礼仪有着不同的称谓。常见的交友称谓,楼主收集了20例,即布衣之交、杵臼交、肺腑之交、故交、金兰之交、金石之交、君子之交、款交、莫逆之交、贫贱之交、神交、石交、世交、硕交、忘年之交、忘形之交、刎颈之交、再世之交、至交、竹马之交等。

      布衣之交——指平等相处的普通老百姓的交际。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

      杵臼交——指不嫌贫贱的朋友。语出《东观汉记?吴佑传》:“遂订交于杵臼之间。”

      肺腑之交——指无话不谈,推心置腹的朋友。语出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肺腑之交都无隔,形骸两不羁。”

      故交——指旧友。语出唐代杜荀鹤的《山中作与故交宿话》诗云:“山中深夜坐,海内故交稀。”

      金兰之交——指友情契合,如兄弟般的朋友。语出《世说新语?贤媛》:“山公与嵇、阮一面契若金兰。”

      金石之交——指友谊学厚如金石般坚固的朋友。语出《汉书?韩信传》:“今足下虽自以为汉王为金石之交,然终为汉王所擒矣。”

      君子之交——指重在道义而不在平淡的表面上的朋友。语出《庄子?山木》:“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款交——指友谊深厚的朋友。语出《杜京产传》:“会稽孔巅清刚有峻节,一见而为款交。”

      莫逆之交——指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语出《北周史?黎景传》:“虽穷居独处,不以饥寒易操,与范阳卢道源为莫逆之交。”

      贫贱之交——指贫困潦倒时结交的朋友。语出《后汉书?宋弘传》:“(光武帝)谓弘曰:‘谚言贵易交,富易妻,人情乎?’弘曰:‘臣闻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神交——指心意相投的朋友。语出《江表传》:“孤与子瑜,可谓神交,非外言所闻也。”

      石交——指友谊坚如磐石般的朋友。语出《史记?苏秦列传》:“此所谓弃仇雠而得石交者也。”

      世交——指世代有交谊的朋友。语出《晋书?何劭传》:“太保与毅有累世之交。”

      硕交——指友谊非常坚固的朋友。语出《文选?阮瑀〈为曹公与孙权书〉》:“而忍绝王命,明弃硕交。”

      忘年之交——指不以年龄和辈份而以才能品德为主结交的朋友。语出《南史?何逊传》:“弱冠州举秀才,南乡范云见其对策大相称赞,因终忘年之交。”

      忘形之交——指不拘身份、形迹的知心朋友。语出《新唐书?孟郊传》:“小隐嵩山,性介,少谐合。韩愈一见,为忘形之交。”

      刎颈之交——指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

      再世之交——指与父子两代都结为朋友。语出《宋史?邵伯温传》:“伯温入了父教,出则事司马光等,而光等亦屈名位辈行,与伯温为再世交。”

      至交——指交情最深厚的朋友。语出孟郊《劝学》诗:“至涅不缁,至交不疑。”

      竹马之交——指幼年时的朋友。语出《世说新语?方正》:“帝曰:‘聊故复忆竹马之交好不?’”

      古代对老师的称呼:

      师:历代对教师的约称。

      师父、师傅: 对老师的尊称。“师傅”原为春秋时期国君的老师。

      师保、师友: 古时贵族子弟有师有保,统称师保。晋代有师和友在诸王左右陪侍辅导,故教师别称“师友”。

      师资:先秦以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杨士勋疏《谷梁传》: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

      师长:教师的尊称。《韩非子》:”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

      外傅:古代对教师的特称。

      博士:经学教师称”博士“。至唐代时期,各专业学校更有”律学“、”“算学”“书学”、“博士”之分。

      教授:原为学官称谓,自宋始于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均设”教授“以传授学业。后世相沿。

      讲师:讲解武事或讲解经籍的教师谓”讲师“。

      助教:古代学官名。西晋武帝咸宁四年设置,协助国子、博士教授生徒。南北朝、隋代相沿设置。唐代国子学、太学、广文馆、四门学等,都设有助教。明清两代,仅仅有国子监助教。

      教谕:宋代京师所设小学和武学中的教师称谓,至元明清之县学循之。

      教习:明代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至清末,学堂兴起,其教师仍用此名。

      经师:汉代以后历代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的教师称“经师”。

      训导: 明清时府设教授,州设学正,县设教谕,掌教育生员,其副职皆称“训导”。

      先生:古时对“门馆”、“私塾”老师中年长者之尊称。先生之称源于《周礼》:从于先生,不越路而人言。郑玄注:先生,老人教学者。

      山长或院长:弟子对书院中授徒讲学教师的敬称,山长或院长并总领院务。“山长”源于五代。

      西席、讲席:汉代教师的称呼。

      老师:原为宋元时期”小学“教师的称谓。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

      其中很多也沿用至今了,比如教授,博士,老师,讲师。。。

      皇家称谓。先从皇帝开始吧,皇帝本人自称朕,孤王、寡人、孤、不谷等等。

      “朕”,在古代为大家通用的第一人称代词,相当“我”。如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首句中云:“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遂成帝王自称的专用词,别人是不准再用的。

      古代的诸侯和封建帝王常常自称“孤”、“寡人”、“不谷”。“孤”,谓自己不能得众;“寡人”即“寡(少)德之人”;“不谷”,可以养人,为善物,不谷即不善。这些都是君主的谦称。《老子》说:“贵必以贱为本,高必以下为基,是以候王自为孤、寡、不谷。”显然在“自谦”的背后,隐藏着笼络人心,以求巩固一己统治的目的。

      古时皇帝的称谓繁杂,历朝历代对皇帝的称呼也不同。绝不象现在电视剧、电影的角色中所称呼的皇上、圣上、陛下、万岁等几种乏味的称呼。古代皇帝除了称王、称皇帝、称谥号、称庙号、称年号以外,还有一些别称,搜罗下来有近六十种之多。

      皇王:对君王的敬称,犹言大王。见于《诗经。大雅。文王有声》:“四方攸同,皇王维辟,皇王烝哉。”朱熹《集传》:“皇王,有天下之号,指武王也。”

      皇祖:帝王的祖先。明朝规定,祭告高祖以上的称皇祖。

      皇辟:帝王的别称。

      主:古代对国君的称呼。

      主上:臣下对国君的称呼。

      主公:臣下对君主的称呼。《三国志.蜀志.法正传》:“或谓诸葛亮曰:‘法正于蜀郡太纵横,将军宜启主公,抑其威福。’

      主君:国君的别称。《墨子.贵义》:且主君亦尝闻汤之说乎。

      君:君主、天子。《尚书.大禹谟》:奄有四海,为天下君。

      君王:对帝王的称呼。《国语.吴语》:今君王不察,盛怒属兵,将残伐越国。

      人主:人民的主宰,指君主。《商君书.慎法》:人主莫能世治其民,世无不乱之国。

      君人:指皇帝。《商君书.慎法》:君人者不察也,非侵于诸侯,必劫于百姓。

      先帝:当朝帝王已死的父亲。诸葛亮《前出师表》: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先君:古代帝王称其先代君王的称呼。《诗经.邺风。燕燕》:先君之恩,以勖寡人。

      先后:先世君王的称呼。《汉书.韦贤传》:我既此登,望我旧阶,先后兹度,涟涟孔怀。”颜师古注:“先后,即先君也。

      先正:先代君长,已故的帝王。《礼记.缁衣》引逸诗云:昔吾有先正,其言明且清。郑玄注:先正,先君长也。

      先皇:前代帝王的称呼。唐,杜甫《忆昔》诗之一:忆昔先皇巡朔方,千乘万骑入咸阳。

      先主:对开国君主的称呼。《三国志》有《先主传》。

      先公:对天子、诸侯祖先的尊称。《国语.鲁语上》:诸侯祀先王先公。韦昭注:先公,先君也。

      先圣王:古代的贤明君主。

      大家:宫中近臣或后妃对皇帝的一种称呼。《新唐书.李辅国传》:代宗立,辅国等以定策功,愈跋扈,至谓帝曰:大家第坐宫中,外事听老奴处决。

      大王:对帝王的尊称。《旧唐书.玄宗纪上》:或曰先启大王。

      大君:古时天子的别称。宋。范仲淹:《六官赋》:伊六官之设也,所以经纶庶政,辅弼大君。

      大皇:对帝王的尊称。《昭明文选.晋.陆机.辨亡论》:大皇既没,幼主莅朝。

      大庭:传说上古帝王的名称。《庄子.胠箧》:昔者容成氏、大庭氏、……神农氏,当是时也,民结绳而用之。

      大行、大行皇帝:对刚去世的皇帝的讳称。《后汉书安帝纪》:大行皇帝,不永天年。

      圣、圣主、圣明主、圣上、圣君、圣明、明哲:都是对皇帝的尊称。班固:《东都赋》:于是圣上赌万方之欢娱,又沐浴于膏泽。

      上:在上者,有时特指君主。

      今上:对当时帝王的称呼。有时也称当今。《史记.太史公自序》:汉兴五世,隆在建元,外攘夷狄,内修法度,封禅。改正朔,易服色。作《今上本纪》第十二。

      上皇:上古的帝王。郑玄:《诗谱序》:诗之兴也,谅不于上皇之世。

      王:先秦以前帝王的称呼。《荀子.王霸》:百王之法不同。

      足下:战国前后,臣下对君主的敬称词。相传起于春秋时晋文公怀念介之推。《战国策.燕一》:足下以为足,则臣不事足下矣。

      万岁:古代臣民对王侯的祝贺之词,秦汉后成皇帝的尊称。

      陛下:秦以后专称皇帝为陛下。

      寡君:人臣对别国称自己国家君主的谦词。《左传》僖公四年:齐侯曰:岂不彀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彀同好何如?对曰:君惠憿福于鄙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

      国王:君主或帝王的称呼。亦是最高封爵。自汉至明一直沿用。

      国主:国君、国王。《文选.李陵〈答苏武书〉》: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

      帝、帝王:古代君主的称号。如,三皇五帝。

      后王:古代君主的称呼。《荀子.不苟》:天地始者,今日是也;百王之道,后王是也。

      后王:当今之王。

      素王:远古帝王的称呼。道家称有帝王之德而不必居帝王之位者为素王。儒家称孔子为素王。

      世主:国君。

      少主:年轻的皇帝。《大唐新语》卷十一:高宗大渐,顾命裴炎辅少主。

      社稷主:国君的代称。《大唐新语》卷一:宋璟昌言曰:太子有大功于天下,真社稷主,安敢妄有异议?

      元后:对天子或君主的称呼。后世又称帝王嫡妻为元后。

      社君:对幼主的称呼。

      元君:善良的君主。

      嗣皇、嗣君、嗣圣、嗣王:继位的帝王。《礼记.曲礼下》:践阼,临祭祀,内事曰孝王某,外事曰嗣王某。

      驾、大驾、车驾、御驾、圣驾、尊驾:原为帝王车乘的总称,后来常用为帝王的代称。《旧唐书.宦官传》:车驾频致播迁,朝廷渐加微弱,原其祸作,始自中人。

      万乘:帝王的代称。《孟子.梁惠王上》: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有千佒摇V苤疲禾熳拥胤角Ю铮霰低虺耍恢詈畹胤桨倮铮霰登。故以万乘称天子。

      乘舆:帝王的车舆,后亦代称帝王。《后汉书.耿弇传》:乘舆且到,臣子当击牛醨酒,以待百官。

      皇舆:帝王的车舆,后亦代称帝王。屈原《离骚》:岂余身之殚殃兮,恐皇舆之败绩。

      真主:帝王别称,即所谓真命天子。《后汉书。王常传》:常大悟曰:王莽篡弑,残虐天下,百姓思汉,故豪杰并起。今刘氏复兴,即真主也.

      真人:帝王的别称。《史记.秦始皇本纪》:三十五年,始皇曰: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

      天子:君主。《礼记。曲礼》:君天下曰天子。

      天王:殷周时天子只称王。

      天颜:帝王的容颜,代称帝王。

      天囚:对帝王的蔑称。

      所天:帝王的别称。旧时又代指父亲和丈夫。《后汉书.梁竦传》:妾得苏息,拭目更视,乃敢昧死自陈所天。”

      小童:周代帝王居丧时的自称。《左传》僖公九年:凡在丧,王曰小童,公侯曰子。

      这几十种称谓是不同朝代对当朝的皇帝,过去的皇帝、死去的皇帝不同的称呼。但无论怎么变称呼“天”、“龙”、“君”、“帝”、“王”、“寡”、“孤”是不会丢的,也是专有名字了。

      哀家和本宫。

      哀家:专指太后(皇帝的母亲)、太皇太后(皇帝的婆婆)

      本宫:可能指很多人,古代皇城中有很多宫殿,只要是一个宫殿的主人都可自称“本宫”,比如,太子叫“东宫”,可自称本宫,皇后可自称本宫,还有一些人,只要是宫殿的主人都可自称“本宫”,但太后和太皇太后一般不会自称“本宫”。 除非达到一定品级的。这个不细说了。本宫很多都是电视剧里的说法。

      对太后的称呼不外乎这几种,皇太后,太后娘娘,老佛爷,皇祖母(这是皇子或公主们的称呼)。

      对妃子的称号可就多了去了,皇后、贵妃、妃、婕妤、贵人、贵嫔、嫔、美人、良人、修仪、才人、昭仪、充容、更衣、昭容、娘子、良娣等等。

      对皇上的儿子称呼太子、殿下,阿哥、皇子等。

      对皇上的女儿称呼公主、格格、帝姬等。

      中国古代皇子等级依次分为:太子、亲王、郡王、贝勒、贝子。

      皇子不一定就是王子,只有王爷才能叫王。王子是朝廷的封号,不是每个皇子生来就是王子,一般皇子在弱冠之年被封为王,也有皇帝老爸特别喜欢一小就封为王。册封为王以后,一般他对别人称呼自己都是本王,但是如果他遇到他的老师,资格老的大臣,自己尊敬的人等他也会谦逊的称呼自己为小王。

      清代贝勒爷的妻子称呼福晋。女儿称谓格格。

      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对人的贱称,表示轻慢斥骂的态度。如《荆轲刺秦王》:“今往而不反者,竖子也。”《毛遂自荐》:“白起,小竖子耳。”《鸿门宴》:“竖子不足与谋!”《孔雀东南飞》:“小子无所畏,何敢助妇语!”

      老人通常自称老朽,老夫,老身。。。

      尊称对方及亲友为阁下,高足,高朋,高堂。。。

      青年男女互相称谓的比较心水,例如公子,少侠,姑娘,恩公,小姐,佳人等

      宦官,俗称太监或“老公”。这个“老公”的典故就不贴了,大家有兴趣的可以百度。文书上的称谓很多,例如有公公、阉人、阉宦、宦者、中官、内官、内臣、内侍、太监、内监、总管等等。自称通常为咱家,洒家,杂家。

      现在我们通常把媒人直接称呼媒人或者红娘,月老。古人除了这几个称呼之外还有五个有趣的称呼。分别是冰人、保山、媒妁、红叶、伐柯。

      伐柯。这个雅称来自《诗经豳风伐柯》:“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意思是说怎样去砍那斧柄呢?没有斧头不可能;怎样娶那妻子呢?没有媒人是不行的。《中庸》也有“执柯以伐柯”之说,后来人们便称媒人为“伐柯”或“伐柯人”。宋吴自牧《梦粱录嫁娶》有“其伐柯人两家通报。择日过帖。”之说。

      保山。《红楼梦》第119回:“他说二爷不在家,大太太做得主的,况且还有舅舅做保山。”当时人们称媒人为“保山”,指像山一样稳固可靠的保证人。

      媒妁。这个称谓很多人比较熟悉。媒,谓谋合二姓;妁,谓斟酌二姓。《孟子滕文公》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贼之。”

      月老。月老牵红线大家应该听说过。唐小说记载,唐人韦固夜经宋城,遇一老人倚囊而坐,向月检书。固问所检何书。答曰:天下之婚牍。又问囊中赤绳何用?答曰:以系夫妻之足。虽仇家异域。此绳一系,终不可避。传说这位老人是主管婚姻之神,故以“月老”作为媒人的别称。

      红娘。红娘本是唐元稹《莺莺传》中的主人公崔莺莺的侍女。《莺莺传》写张生与崔莺莺相爱,经崔的侍女红娘从中设谋撮合,使这对有情人终成眷属,元代王实甫据此改编为《西厢记》杂剧。此后,“红娘”便成了媒人的别称。

      红叶。这个别称来自一个爱情故事。在封建社会,皇宫里总是由民间选出良家女子来服侍帝王妃子及公主、皇子。这些宫女们如花的岁月便在寂寞的宫中度过,得不到幸福。

      唐僖宗时,有个叫韩翠苹的宫女,身处深宫,却渴望能得到正常的人间之爱。便冒着生命危险在红叶上题诗,让红叶随着御河的水传到宫外。有一个书生在偶然中拾得题诗的红叶,为其中的幽情所感动,也题诗于红叶之上,借流水传到宫中,韩翠苹常偷空到御河边,因此也得到了题诗红叶。两人都心怀爱慕,却无缘相识。后来也是天作良缘,后宫放宫女3000人,两个有情人终于在民间相见。后来他们就求宰相韩咏作他们的媒人,结为伉俪。韩翠苹感慨万端,又题诗一首道:“一联佳句随流水,十载幽情满素怀。今日却成鸾凤友,方知红叶是良媒。”此后,人们便把媒人又称为红叶。

      宋以前,对医生的称呼较为复杂,一般根据其专科进行称呼,如食医、疾医、金疮医等。宋代始,南方习惯称医生为郎中,北方则称医生为大夫。相沿至今。。

      医生最早是对学习医学的人的称呼,。“医生”一词,始见于《 唐六典》:“ 医生四十人”,即指学习医学的人。唐代置学习医,故有了“医生” 之称。医生还有大夫、郎中、杏林等别称。直至近代,医生才成为为业医生者之通称。

      俗语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因此古代,乃至现代人都会对读书人高看一眼。也难怪,读书人毕竟意味着功名利禄、出人头地,而且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而且都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的那种,从孟母择邻,到头悬粱、锥刺骨,读书不易啊。所以,自古对读书人的称谓也颇多。而且,这些称谓把读书人的状态都比喻的淋漓尽致,趣味非常。而且,有的比喻本身就是成语,或出自一桩故事。

      就拿形容读书人是“白面书生”来说,它典出《宋书·沈庆之传》里:“陛下今欲伐国,而与白面书生辈谋之,事何由济。”一句。话说在南北朝的时,有个叫沈庆之的人,是个常胜将军,后被封为“建武将军”。有一天,皇帝想要向北边扩展领土,沈庆之知道了,就极力阻止皇帝:“大王,这件事万万不可,您还记得以前几位将军向北边扩展领土失败的事吧!”皇帝不耐烦了,对沈庆之说:“我不想听了,我叫别人来跟你说!”皇帝了两个文官来和沈庆之争辩,沈庆之无奈地对皇帝说:“大王,治理国家就像治理家一样,要讨论耕田的事就要找每天去耕田的工人,要问织布的事就要找织布的婢女。现在大王要去攻打其他的国家,却去找两个从来没打过仗的“白面书生”来商量,这场仗怎么会成功呢?”皇帝最后没采纳沈庆之的意见,打了个败仗!后来,“白面书生”就用来比喻年轻没有经验的读书人,只知道书本上的知识,不晓得实际应付事情的方法。

      还有,形容读书人是“书种”,读书种子的意思,意为世代相承的读书人。它源自宋朝杨万里的《送李待制季允擢第皈蜀》诗:“高文大册传书种,怨句愁吟恼化工。”

      其它形容读书人的称谓还有:

      书痴:即书呆子。《旧唐书·窦威传》载:“威家世勋贵,诸兄弟并尚武艺,而威耽玩文史,介然自守,诸史哂之,谓为书痴。”但是,古代读书人也有以甘当“书痴”而自豪的,如陆游诗云:“白头尚作书痴在,剩乞朱黄与校雠。”

      书簏:讽喻读书虽多但不解书义、获益甚少的人。这名称首见于《晋书·刘柳传》:刘柳为仆射,傅迪为右丞相。“傅同好广读书而不解其义,柳唯读《老子》而已,迪每轻之。柳云:‘卿读书虽多,而无所解,可谓书簏也。’”

      书库:喻博学饱识之士。《隋书·公孙景茂传》载:他“少好学,博涉经史”,“时人称为书库”。

      书淫:比誉称好学不倦、嗜书入迷的人。《晋书·皇甫谧传》称皇甫谧“耽玩典籍忘寝与食,时人谓之书淫。”

      书癫:比喻读书入迷、忘形似癫的人。如陆游在《寒夜读书》一诗中曾用“书癫”一词自我解嘲,诗云:“韦编屡绝铁砚穿,口诵手钞那计年,不是爱书即欲死,任从人笑作书癫。”

      书橱:一是比喻学问渊博之人。如《宋史·吴时传》载:“时敏于为文,未尝属稿,落笔已就,两学目之曰‘立地成橱’。”又宋代的李纲以博览群书、博学强记闻名,人号“书橱”。二是讽刺读书多却不能应用的人,义与“书簏”近。如《南齐书·陆澄传》记:“澄当时称为硕学,读《易》三年,不解文义,欲撰《宋书》竟不成,王俭戏之曰:‘陆公,书橱也。’”

      书生:指儒生。《三国志·吴书·孙权传》注云:“(赵)咨曰:‘吴王……虽有余闲博览书传,籍采奇异,不效书生寻章摘句而已。’”当“书生”与“白面”连在一起时,特指少年文士,含有年轻识浅之义。

      书迷:心迷恋于书的人。元末宋濂,因家贫无力购书,只好到处借阅,读后还把书全抄下来。即使天冷砚台结冰,手指僵硬,也抄书不止。被称为“书迷”。

      学究:古代泛称儒生,后常讽刺腐儒为学究。如宋刘延世《孙公谈圃》载:“艺祖(赵匡胤)生西京夹马营,营前陈学究聚生徒为学,宣祖(赵弘殷)遣艺祖从之。”

      白衣秀士:指没有功名的读书人。如马致远《岳阳楼》曲:“至如吕严,当初是个白衣秀士,末流书生,上朝求官,在邯郸道、王化店遇着钟离师父,再三点化,终得成了道。”

      掉书袋:有贬义,讽喻爱好广征博引炫耀自己学问渊博的读书人。《南唐书·彭利用传》载:彭利用不顾对象场合,“对家人稚子,下逮奴隶,言必据书史,断章破句,以代常谈,俗谓之掉书袋”。

      蠹书虫:字面意为咬书的害虫,转喻读死书的人。唐韩愈主张“不袭蹈前人一言一句”,反对读死书。其《杂诗》云:“古史散左右,诗书置后前。岂非蠹书虫,生死文字间。”

      小儿学士:称北周宗懔。据《北史·宗懔传》“宗懔,字元懔,南阳涅阳人也。少聪敏,好读书,昼夜不倦,语则引古事,乡里呼为小儿学士。” 不栉进士:栉乃男子束发的梳篦。“不栉进士”喻称有文才的女子。如唐刘讷言《谐噱录·不栉进士》载:“关图有妹能文,每语人曰:‘有一进士,所恨不栉耳。’”

      斗酒学士:指唐代王绩。《新唐书·王绩传》记:王绩性简放嗜酒,武德初,待诏门下省。依定例,官给酒日三千。或问:“待诏何乐耶?”答曰:“良酿可恋耳!”侍中陈叔达闻之,日给酒一斗。时人遂送王绩“斗酒学士”的谑称。

      尺二秀才:首见于南宋孙奕《履斋示儿编·声画押韵贵乎审》:“初,诚斋先生杨公(杨万里)考校湖南漕试,同寮有易义为魁。先生见卷子上书‘尽’字作‘尽’,必欲摈斥。考官乃上庠人,力争不可。先生云:‘明日揭榜,有喧传以为场屋取得个尺二秀才,则吾辈将胡颜?’竟黜之。”

      着脚书楼:宋代赵元考的绰号。他博览强记,宋牛牟《曲洧旧闻》卷二载:“(赵元考)无书不记,世俗称‘着脚书楼’。”意即:赵元考好像行动的书楼一般诗书满腹。书城唐代李泌,不但看书多,而且家中藏书汗牛充栋,被誉为“书城”。

      书仓:后汉的曹平,积石为仓以藏书,号曰“曹氏书仓”。

      书窟:五代人孟景翌,一生勤奋读书,出门则藏书跟随,终日手不释卷。读书所坐之处,四面书籍卷轴盈满,时人谓之“书窟”。

      书巢:南宁着名诗人陆游,在山荫家居时建造了一个书房,自命为“书巢”。

      书柜:明代文人丘琼勤奋好学,才思敏捷,故有“书柜”的美称。

      不同年龄人的称谓也不同。

      孩提是指二三岁之间的幼儿。也写成“孩抱”。《孟子·尽心上》中有“孩提之童”。

      垂髫是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髫,古代儿童头上下垂的短发)。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有“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黄口是指十岁以下。《淮南子·汜论训》中有“古之伐国,不杀黄口”。

      总角是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陶渊明《荣木诗亭》“总角闻道,百首无戍”。

      豆蔻是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豆蔻是一种初夏开花的植物,初夏还不是盛夏,比喻人还未成年,故称未成年的少年时代为“豆蔻年华”)。杜甫《赠别》诗中有“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束发是男子十五岁(到了十五岁,男子要把原先的总角解散,扎成一束)。《大戴礼记》中有“束发而就大学”。

      及笄指女子十五岁,古代女子到了十五岁后,就把头发盘起来,并用簪子夹住,表示已经成年。《礼记》中有“(女子)十有五年而笄”。

      弱冠是男子二十岁(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因为还没达到壮年,故称“弱冠”)。《牡丹亭》中有“忽有一生,年可弱冠,风姿俊妍”。

      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立志”之意)。《论语》中有“三十而立”。

      不惑是男子四十岁(不惑,“不迷惑、不糊涂”之意)。《论语》“四十而不惑”。

      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知天命”之意)。《论语》中有“五十而知天命”。

      花甲是六十岁。《唐诗纪事》中有“手挼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有珠”。

      古稀是七十岁。杜甫有诗云“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人就因这句诗,称七十岁为“古稀之年”。

      耄耋指八九十岁。《聊斋志异》中有“君无大贵,但得耄耋足矣”。

      期颐指一百岁。《聊斋志异》中有“儿福相,君亦期颐,更何求”。

      发一下不同分类的称谓给大家看吧,在贴吧看到的,特意贴来~~~

      【直称姓名】大致有三种情况:(1)自称姓名或名。如“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庐陵文天祥自序其诗”。(2)用于介绍或作传。如“遂与鲁肃俱诣孙权”,“柳敬亭者,扬之泰州人”。(3)称所厌恶、所轻视的人。如“不幸吕师孟构恶于前,贾余庆献谄于后”。

      【称字】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有意义上的联系。字是为了便于他人称谓,对平辈或尊辈称字出于礼貌和尊敬。如称屈平为屈原,司马迁为司马子长,陶渊明为陶元亮,李白为李太白,杜甫为杜子美,韩愈为韩退之,柳宗元为柳子厚,欧阳修为欧阳永叔,司马光为司马君实,苏轼为苏子瞻,苏辙为苏子由等。

      【称号】号又叫别号、表号。名、字与号的根本区别是:前者由父亲或尊长取定,后者由自己取定。号,一般只用于自称,以显示某种志趣或抒发某种情感;对人称号也是—种敬称。如:陶潜号五柳先生,李白号青莲居士,杜甫号少陵野老,白居易号香山居士,李商隐号玉溪生,贺知章晚年自号四明狂客,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王安石晚年号半山,苏轼号东坡居士,陆游号放翁,文天祥号文山,辛弃疾号稼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杨万里号诚斋,罗贯中号湖海散人,关汉卿号已斋叟,吴承恩号射阳山人,方苞号望溪,吴趼人号我佛山人,袁枚号随园老人,刘鹗号洪都百炼生。

      【称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着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王翱为王忠肃公,左光斗为左忠毅公,史可法为史忠烈公,林则徐为林文忠公。而称奸臣秦桧为缪丑则是一种“恶谥”。

      【称斋名】指用斋号或室号来称呼。如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斋名为诚斋,人们称其为杨诚斋;姚鼐因斋名为惜抱轩而被称为姚惜抱、惜抱先生。再如称蒲松龄为聊斋先生,梁启超为饮冰室主人,谭嗣同为谭壮飞(其斋名为壮飞楼)。

      【称籍贯】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襄阳人,故而人称孟襄阳;张九龄是曲江人,故而人称张曲江;柳宗元是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故而人称柳河东;北宋王安石是江西临川人,故而人称王临川;明代戏曲家汤显祖被称为汤临川(江西临川人);清初学者顾炎武是江苏昆山亭林镇人,被称为顾亭林;康有为是广东南海人,人称康南海;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被称为袁项城(河南项城人)。清末有一副饱含讥刺的名联:“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上联“合肥”指李鸿章(安徽合肥人),下联“常熟”即指出生江苏常熟的翁同解。

      【称郡望】韩愈虽系河内河阳(今河南孟县)人,但因昌黎(今辽宁义县)韩氏为唐代望族,故韩愈常以“昌黎韩愈”自称,世人遂称其为韩昌黎。再如苏轼本是四川眉州人,可他有时自己戏称“赵郡苏轼”、“苏赵郡”,就因为苏氏是赵郡的望族。

      【称官名】如“孙讨虏聪明仁惠”,“孙讨虏”即孙权,因他曾被授讨虏将军的官职,故称。《梅花岭记》有“经略从北来”、“谓颜太师以兵解,文少保亦以悟大光明法蝉脱”句,“经略”是洪承畴的官职,“太师”是颜真卿官职“太子太师”的省称,“少保”则是文天祥的官职。《与妻书》:“司马春衫,吾不能学太上之忘情也。”“司马”指白居易,曾任江州司马。把官名用作人的称谓在古代相当普遍,如称贾谊为贾太傅;“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嵇康曾拜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官至右军将军,至今人们还称其王右军;王维曾任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杜甫曾任左拾遗,故而被称为杜拾遗,又因任过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被称为杜工部;刘禹锡曾任太子宾客,被称为刘宾客;柳永曾任屯田员外郎,被称为柳屯田;苏轼曾任端明殿翰林学士,被称为苏学士。

      【称爵名】《训俭示康》“近世寇莱公豪侈冠一时”,寇准的爵号是莱国公,莱公是省称。《梅花岭记》“和硕豫亲王以先生呼之”,清代多铎被封为豫亲王。《柳敬亭传》“宁南南下,皖帅欲结欢宁南,致敬亭于幕府”,宁南是明末左良玉爵号宁南侯的省称。再如诸葛亮曾封爵武乡侯,所以后人以武侯相称;南北朝诗人谢灵运袭其祖谢玄的爵号康乐公,故世称谢康乐;唐初名相魏徵曾封爵郑国公,故世称魏郑公;名将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中因功封爵汾阳郡王,世称郭汾阳;大书法家褚遂良封爵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北宋王安石封爵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司马光曾封爵温国公,世称司马温公;明初朱元璋的大臣刘基封爵诚意伯,人们以诚意伯相称。

      【称官地】指用任官之地的地名来称呼。如《赤壁之战》:“豫州今欲何至?”因刘备曾任豫州刺史,故以官地称之。再如贾谊曾贬为长沙王太傅,世称贾长沙;“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曾任北海相,世称孔北海;陶渊明曾任彭泽县令,世称陶彭泽;骆宾王曾任临海县丞,世称骆临海;岑参曾任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韦应物曾任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柳宗元曾任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贾岛曾任长江县主簿,世称贾长江,他的诗集就叫《长江集》。

      【兼称】如《游褒禅山记》“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前两人兼称籍贯、姓名及字,后两人先写与作者关系,再称名和字;《五人墓碑记》“贤士大夫者,冏卿因之吴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长姚公也”,前两人兼称官职、字和姓,后一人称字和姓;《梅花岭记》“督相史忠烈公知势不可为”,兼称官职与谥号,“马副使鸣騄、任太守民育及诸将刘都督肇基等皆死”,兼称姓、官职和名;《促织》“余在史馆,闻翰林天台陶先生言博鸡者事”,兼称官职、籍贯和尊称。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小说素材
    • 今日 0
    • 内容 7766
    • 关注 131
    • 实时动态
    • 违法举报
    • 问题反馈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
      关闭窗口
      下载海报